您当前的位置 :三板富> 新视野 > 正文
大龄头胎儿童群体在心理调适这一方面,存在着哪些特点?-环球视点
2023-05-24 06:38:47 来源:穷心理 编辑:news2020

文|小鱼


(资料图)

编辑|知文

随着我国全面人口政策的实施,一部分城市独生子女转变为长子女。

他们原本在家中被独宠的地位由于弟弟妹妹的到来受到了撼动,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对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提出了挑战。

01

全面人口政策的落实还依赖于一系列“后勤保障”,最为明显的是越来越多的祖辈参与到父辈养育中,而关于祖父辈共同养育对大龄头胎儿童心理调适影响的研究还很少。

因此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将大龄头胎儿童和非大龄头胎儿童、独生儿童相比较,探讨我国二孩家庭中大龄头胎儿童心理调适的特点。

并且为了探究影响大龄头胎儿童心理调适的因素,研究人员从祖父辈共同养育方式进行分析。

我国1980年实施“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后,很多家庭已形成了独子的家庭模式。

2016年至2021年,我国实施全面人口政策,此政策促进了人口增长,但随之而来的一些现象却使人感到担忧和痛心。

有相关报道,如一名男孩,在成为哥哥后,和之前的表现大不一样,变得经常发脾气,说讨厌弟弟,对弟弟表现出严重的攻击行为。

更严重者,一位姐姐因为妈妈生了弟弟而忽略了自己,在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将两个月的弟弟从八楼扔了下去。

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已习惯了自己多年独占家庭资源,弟弟妹妹的突然到来使他们产生了消极 情绪、言语辱骂及攻击行为等心理调适状况不佳的表现。

我国全面人口政策后也已经有诸多学者对幼儿期头胎儿童心理调适进行了研究,但上述这些极端事件的造成者是很多年龄较大的儿童。

他们看起来已不是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但种种行为却令我们感到担忧,因此对这些大龄头胎儿童心理调适的探讨迫在眉睫。

如今, 城市儿童的养育环境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在城市家庭中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像男性一样走向了工作岗位,全职妈妈的比例急剧减少。

有越来越多的祖辈走进父辈家庭,和父辈一起抚养孙辈,这是近几年在我国城市家庭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新型养育方式。

有相关报告显示近年来,73%和近80%的祖辈在照顾孙辈上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祖辈对孙辈的影响程度有差异。

02

新形势下祖辈来到父辈家庭,祖父辈共同抚养孙辈,两者合力下会对儿童心理调适产生怎样的影响,这需要我们去探究。

家庭是个体迈向外部世界的第一个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有着奠基性作用。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当参与者彼此间的关系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时,儿童便能健康快乐地发展,反之相反。

因此研究人员考察大龄头胎儿童心理调适的特点及祖父辈共同养育方式对大龄头胎儿童心理调适产生的影响。

目前我国全面人口政策进行调整后,头胎儿童心理调适的问题俨然成为一个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

国外生育政策较为稳定,对头胎儿童心理调适的研究较为充分,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还相对匮乏。

但国内外对儿童心理调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界定。

国外研究人员认为心理调适的主要维度有青少年对情绪、具体行为、言语交流及认知的调适。

还有研究者认为 心理调适包括情绪及行为方面的调整。

我国学者认为心理调适主要包括 行为、情绪、言语及人际交往方面。 心理调适就是指教师用心理 科学的方法,对自己或他人进行心理调整,以使其达到健康状态的过程。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对心理调适的研究,可发现大多数学者在对心理调适进行探索时,概念界定虽有所不同,但都包含了情绪及行为两个方面。

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现阶段的研究人员认为心理调适是当交往情景发生一些冲突或者改变时,个体从情绪、行为及言语上进行反应的过程。

因此研究人员从 情绪调节、行为调节及言语调节 三个方面来探讨大龄头胎儿童心理调适的特点。

头胎儿童是指由于二胎的出生,使得原来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为哥哥姐姐的儿童,大龄头胎儿童是指头胎与二胎的年龄差在9岁以上的儿 童,也有学者认为相差4岁即是大龄头胎儿童。

研究人员将大龄头胎儿童定义为全面人口政策实施后即大龄期才成为长子女,且与同胞弟妹的年龄差较大的头胎儿童。

将非大龄头胎儿童定义为全面人口政策实施前就已是长子女,且与同胞弟妹的年龄差较小的头胎儿童来进行探究。

03

头胎儿童的情绪调节

家庭危机模型认为二胎的到来对头胎和整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危机事件,会对头胎产生消极影响。

国外研究表明 二胎的出生对头胎情绪调节产生了消极影响。有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对家庭环境的影响与离婚的影响一样强烈。

实证研究表明头胎儿童在二胎出生后会出现担心、紧张、害怕、焦虑、悲伤和悲痛的不良情绪,且抱怨和哭泣频率增多。

二孩出生后,表现出闷闷不乐的大孩占37.4%。研究人员认为二孩家庭中大孩会产生对二孩 的嫉妒心理。

此外,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在入离园焦虑方面,有弟弟妹妹的头胎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非二孩家庭的头胎幼儿。

有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全面人口政策进行调整后,头胎儿童出现消极情绪的频率远远高于积极情绪,大部分头胎儿童的情绪适应状况在二孩出生后呈现出不良态势。

以上研究都表明二胎的到来对头胎在家庭中及校园中的情绪调节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我国学者对全面人口政策后头胎儿童的调查结果更是如此。

头胎儿童的行为调节

对于二胎出生后对头胎行为调节的影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头胎儿童的行为调节能力下降。

经历二胎出生的头胎在母婴互动过程中寻求帮助和哭泣的行为比二胎出生前明显更多。

父母也报告头胎儿童行为问题增多,如攻击行为,负面的行为反应显著增加,或者出现了依赖母亲与想要独立的矛盾行为。

但也有一些研究称头胎儿童问题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国外学者Christiansen的结果则表明二胎出生对头胎儿童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头胎在二胎出生后亲社会行为增加, 尽力在成为弟弟妹妹的榜样。

04

二胎的出生使得头胎开始经历同胞关系,这一时期被认为是幼儿发展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能 力的重要时期。

我国学者也对全面人口政策后长子女的行为调节做出了研究,但大多数结果都使人感到担忧。

许多大孩在与二孩相处时表现出了捶打弟弟妹妹等攻击性行为、吃饭要求妈妈喂等退行行为、入睡困难等问题。

还有学者观察到头胎对弟弟妹妹表现出 故意破坏资源行为。

头胎在二胎出生后与同学的相处也发生了改变,研究人员调查了一些班级中的幼儿,部分幼儿出现了与同学相处困难的问题,如对同学表现出了 打、踢、骂 等攻击性行为,当别的幼儿正在玩玩具时突然故意争抢。

胆小、自卑 也是部分幼儿在与同学交往时所表现的问题,他们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变得抗拒,对小朋友发出的一起进行游戏的邀请也不理不睬。

头胎儿童的言语调节

头胎儿童在情绪调节和行为调节上有不同的研究结果,在言语调适上也同样如此。

有研究称二胎出生后头胎变得沉默寡言,与家人交流变少。我国学者对国内全面人口政策之后的长子女进行了研究, 发现他们也在二胎出生后变得沉默寡言。

而发展转变模型和生态转变模型却认为儿童的发展过渡需要重组个人的生物或心理结构,这是普遍存在的, 二胎出生对头胎来说或许是个成长的机会。

有些儿童不仅对二胎的到来感到欣喜,而且还会经常和弟弟妹妹玩耍,逗他们高兴。

还有一种情况显示,有了弟弟妹妹以后头胎会增加一个玩伴,从而交流量增加,表达能力也随之上升。

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头胎与父母的谈话或口头表达显著增加,通常是和母亲交谈。

国内外对头胎儿童情绪调节、行为调节及言语调节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且我国学者对全面人口政策后头胎儿童行为调节的调查大都聚焦于幼儿期的头胎,对处于青春期的头胎研究还较少。

家庭作为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对儿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弟弟妹妹的出生会导致家庭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05

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在头胎对二胎出生的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结果表明, 在母亲怀孕早期就告知头胎,那么在二胎出生后头胎更有可能积极接纳弟弟妹妹,能够迅速地适应身份的转变。

不管儿童的年龄有多大,如果父母在对待同胞时有了差异性,儿童会很快地感知到,并开始对同胞产生一定的不满和嫉妒,极易引起同胞间的冲突,从而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糟糕。

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心理调适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冲突、混乱以及不一致的家庭环境不利于个体的心理调适,是青少年心理困扰和情感困扰的危险因素。

家庭环境不仅包括父母构成的养育环境,凡是养育者参与的,都会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有越来越多的祖辈来到父辈的城市家庭中,和父辈一起合力对孙辈进行抚养,构成了祖父辈共同养育的独特模式。

研究表明 如果儿童与祖父母的依恋类型是安全的,那么儿童在遇到挫折事件时会更多地调整自己的认知来进行情绪的调节,殴打等攻击性行为策略会较少地被使用。

也有研究指出由于祖辈教养与父辈教养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使得不同教养类型下的儿童在情绪调节能力上有所差异。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由祖辈单独照顾并接送的长子女,心理问题的各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果 祖辈与孙辈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和安全的,那么这种稳定的关系会有利于孙辈更好的进行情绪的调适,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同时,打架、逃学等社会问题发生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

国内外学者对父母构成的养育者环境和祖辈创造的养育者环境做出了较多的探索,且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但是如今我国城市家庭中的养育现状更多是祖父辈共同养育环境,这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的养育环境,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06

祖父辈共同养育方式

隔代养育作为父母养育的补充形式,在国内外家庭中都普遍存在,但是对隔代养育的定义并未达成一致。

由于定义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出现了诸多看似不同, 实则类似的名词,如 “隔代养育”、“隔代教养”和“隔代抚养” 等。

近年来研究者将隔代教育分为两类: 完全隔代和不完全隔代教育。

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与儿童长期分离,孙辈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负责,如农村留守儿童。

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和儿童短暂分离,在农村地区表现为祖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抚养孙辈,在城市家庭中则是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暂时将儿童交由老人照顾。

有研究人员认为 隔代教养是指孙辈的大部分教育和抚养由祖辈承担。

隔代教养指父母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和抚养,让祖辈来代劳。

综合学者们对隔代养育和祖父辈共同养育的定义,可发现两者有着一定的区别。

隔代抚养更多指的是祖辈完全担负起在养育中本应是“爸爸妈妈”的责任,而祖父辈共同养育则更倾向于祖辈分担父辈部分抚养孙辈的责任。

祖父辈共同养育方式对儿童心理调适的影响

由于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国外对隔代教养的研究多发生于父母离婚、酗酒、被监禁等不完整家庭中。

因此国外对隔代教养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有无隔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言语及行为的影响,且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有研究者研究表明祖辈抚养对孙辈会产生积极影响,如发现祖父母参与较多的青少年有较少的情绪症状和适应困难,一般的行为问题减 及亲社会行为的增加等。

但也有研究者发现 祖辈单独抚养会对孙辈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有国外研究对与祖父母一起生活在低收入城市社区的非裔美国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他们焦虑、抑郁和适应困难的程度更高。

我国隔代教养则多是在完整家庭中,具体表现为在城市中祖辈到父辈家庭中和祖辈一起抚养儿童,在农村中更多的是父母外出打工将孙辈交由祖辈抚养,即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

虽与国外隔代教养产生的家庭背景不同,但我国的研究结果仍然也不一致。

大多数研究表明祖辈抚养的儿童心理调适水平更差,如研究发现 他们有更多的易怒及情绪不稳定等情绪问题、进食困难等行为障碍、与小朋友玩耍时退缩和故意破坏伙伴玩具等人际交往缺陷,总体适应性较差。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对我国祖父辈共同养育类型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我国进行了全面人口政策调整后, 城市家庭中祖辈参与率越来越高,但目前关于祖父辈共同养育对大龄头胎儿童心理调适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当参与者彼此间的关系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时,儿童便能健康快乐地发展,反之相反。

目前,在我国城市祖父辈共同养育率高达70%,因此会形成一个新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理调适水平。

正如社会学习理论所认为的, 人类个体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继而强化获得的。

在轻松的家庭环境中,大龄头胎儿童看到的并且模仿学习的是祖父辈和谐的交往方式,那么他们无论是与父母相处还是面对年龄差距较大的弟弟妹妹,他们都能够很好地进行心理调适。

标签: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或电头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稿件,均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并保留"三板富 | 专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务平台"的电头。

最新热点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1999-2020 www.3bf.cc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三板富投资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0036824号-16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